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养殖技术 > 水产 正文

池塘养殖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23-04-07 

高扬   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    研究员

2023年4月7日

池塘养殖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种养殖模式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。这种养殖模式具有投入少、收益好、易于管理等优势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坚持遵循“以养为主”重要方针指引渔业发展,这使得淡水养殖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。据相关数据,淡水养殖的产量已经占到水产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,特别是淡水池塘养殖对于淡水养殖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淡水池塘养殖所占比例越来越高,至2020 年淡水池塘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比例高达74.00%。然而,传统的集约化池塘养殖导致的废水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水域环境,使附近水域出现水体的富营养化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国淡水养殖发展。

随着国家对生态问题的越来越重视,政府针对水产养殖也采取了相关行动。2019 年十部委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要“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,推行生态养殖绿色发展制度”;2020 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的出台再次要求“推进水产健康养殖”。进入新时代,池塘养殖紧跟时代要求,进入转型阶段,以保量增收、提质增效为导向,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深入贯彻新的发展理念,逐步构建绿色发展的结构格局和生产方式。

近年来,中国池塘养殖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。一是养殖品种呈现优质化的发展趋势,罗非鱼、河蟹、罗氏沼虾、南美白对虾、鳜、加州鲈、中华鳖等一批名优品种已形成养殖规模,成为优势水产品,满足了人们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。二是养殖单产不断提高,全国内陆池塘养殖单产从2001 年的5009 kg/hm2 提高到2020 年的8683 kg/hm2,提高了73.3%。池塘养殖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、解决“三农问题”的强势产业。三是养殖技术不断提高,表现为从开始的粗养方式逐渐向精养方式转变;由于使用颗粒饲料,饵料利用率明显提高;国家注重良种场建设,良种利用率显著提高;在病害防治方面不再滥用违禁药物,水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。四是养殖品种逐渐走向区域化,如南方的罗非鱼、南美白对虾养殖,江浙的虾蟹养殖、北方的鲤鱼养殖等,各地都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优势品种,显著提高了养殖的效益。五是休闲渔业得到了发展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渔业逐步实现了与休闲、娱乐、旅游、观光和餐饮的有机结合。渔业内容的不断充实,不仅为渔民创造了高收益,还带来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